Kickstart奕行®,助力患者重获行走的力量
2023-01-28
0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临床表现多为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诱发的脑组织局限性缺血损伤甚至坏死。在所有脑卒中后遗症当中,运动受限是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成为本篇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

Kickstart奕行®,助力患者重获行走的力量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康复中的作用



   脑卒中的物理康复可激发大脑神经重塑功能,促进损伤功能重组,有效恢复脑卒中病人的患肢运动功能[1]


   传统的康复治疗主要依赖康复治疗师和医务人员徒手进行,康复效果易受康复治疗师和医务人员手法操作、个人力量、情绪等多种客观和主观因素影响,使康复和治疗过程及时、有效、准确的反馈较难掌握,进而治疗效果直观评价较难进行[2],而且大大增加有限数量的医务人员和家庭人员工作强度。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外骨骼下肢康复机器人应运而生,在临床神经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卒中患者高重复性的任务导向性训练,以诱导持久性的运动学习及神经重塑,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中。业内人士表示,76%的脑卒中患者在恢复期内至少使用一种工具辅助行走[3]


   Kickstart奕行®下肢康复运动器,性价比高、体积小、操作更为快速,倡导主动训练,帮助患者康复训练时建立正确的步态模式、激活神经的可塑性,进行瘫痪下肢的肌力训练,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



关于Kickstart奕行®



   Kickstart奕行®外骨骼下肢康复运动器是一款专业的康复运动训练设备。产品采用专利外骨骼肌腱EXOTENDON®技术,结合人体工程学、运动学、动力学、仿生学等原理研发,针对下肢运动及步行功能障碍(如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不完全脊髓损伤等)的国内外独特领先的无源外骨骼康复装置。作为一款中国国家专利产品,Kickstart奕行®分为可调节的医院版KS120和个性化的家庭版KS160,取得美国FDA、中国NMPA、ISO13485、东盟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资质,产品已经在国内上百家领先的康复医疗机构得到应用,并且进入国际市场。 



1、无需电池控制


传统康复机器人价格较为昂贵,售价区间在七八十万至一二百万之间。该类训练设备的体型庞大,操作较为复杂,主要以被动训练为主。而Kickstart奕行®则更加轻便,操作更为简易、快速,以患者主动训练为主,更易激活神经可塑性。Kickstart奕行®价格实惠,除了适用于医院环境外,更将昂贵的外骨骼带入社区、居家场所,做到外骨骼的真正意义上的普及。

Kickstart奕行®,助力患者重获行走的力量


2、机械助动,提高用户行走能力


公司洞悉卒中患者真实需求,将柔性多关节矫形器和外骨骼肌腱Exotendon®技术相结合,Exotendon®技术利用弹性储能原理,在步态周期中存储、释放能量,助动肢体向前移动,增加步行稳定性。通过推动和引导肢体正确摆动,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正确的步态模式,获得行走、爬楼梯的能力,从而减轻照顾者的护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Kickstart奕行®,助力患者重获行走的力量


3、简便易操作


Kickstart奕行®外骨骼下肢康复运动器采用整体设计,便捷穿脱和维护,方便操作,从而减轻照顾者的护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步态模式


   由于脑卒中发病后,患者皮质延髓束和皮质脊髓束组成的锥体束的传导突然中断,使大脑失去对患侧肢体的控制,导致患者异常运动模式产生[4],如果患者多次重复异常运动模式,异常步态则会无法纠正,患肢情况将愈发严重。


   Kickstart奕行®外骨骼下肢康复运动器利用仿生学原理,在步态周期的支撑相储存能量,在摆动相释放能量,为患侧行走提供助动力,帮助矫正改善划圈外旋等异常步态,限制关节过度或异常运动,防止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规范运动轨迹。如此,Kickstart奕行®外骨骼康复训练器即可通过反复有效、健侧肢体或物理原理的驱动,辅助患侧肢体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加强运动肢体与受损神经之间的联系,从而诱发患者运动感觉不断正常化,促进患肢功能的尽早恢复。[5]


Kickstart奕行®,助力患者重获行走的力量


Kickstart奕行®外骨骼下肢康复运动器

助力卒中患者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1].钟斌,张长齐,郭恺琦,等.穿戴式绳驱外骨骼在脑卒中后康复中的应用及前景IJ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

[2]梁康贵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基础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3] 刘艺,黄敬.脑卒中偏瘫患者3种步行训练方法的效果比 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 3) : 272-275.

[4]Macshima S,Osawa A,Nishio D,et al. Efficacy of a hybrid assis- tive limb in post-stroke hemiplegic patients: A preliminary report[J]. BMC Neurol,2011,11: 116. 

[5] Federici S,Meloni F,Bracalenti M,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powered, active lowerlimb exoskeletons in neurorehabilitation : a systematic reviewlJl.NeuroRehab. 2015,37 (03)321-340.


分享按钮